七成港生願短期北上工作 仍心繫香江
獨眼新聞 紀曉風
香港愈來愈多人北望神州,學生哥也不例外。香港人才交流中心今年7至8月期間,訪問500名高中和大專學生,了解他們到內地工作的意向。
當中年齡介乎18至30歲之間的受訪者達78%,總計67%的受訪學生希望可到內地工作;超過一半人表示願意在內地工作1至3年;近三成人願意在內地工作少於1年。
願意北上工作的受訪者中,兩成人認為到內地工作的待遇和晉升機會較佳。中心指是次調查願意北上打工的學生比率,較09年同類調查結果上升7個百分點。調查機構建議年輕人,北上工作前,應先了解內地的文化、勞工法例、稅務和薪金制度。
機構總幹事孫澎指出,中港兩地的文化和企業運作模式均有差異,本港不應盲目推動青年到內地就業,並建議特區政府可以主導一些到內地的長期實習工作。
驟眼看調查結果,不難得出「年輕人也願北上發展」的結論,正如一年多前拍板落實興建高鐵時常說的「一小時生活圈」理念,即香港年輕人日後可乘搭高鐵,一小時往來廣州和香港,令港青上班的範圍不再局限於香港。然而,調查亦揭示大部分願意北上工作的年輕人其實並不願放棄港人身份,他們絕大部分只願在內地工作不多於三年,即意味他們不介意在內地開始自己的事業,但長遠而言,仍希望事業在香港建立。
其實,這絕對有迹可尋,須知今年18至30歲的人,均出生於81至93年,他們出生和成長的階段,正是香港經濟發展最快速、遍地機會的年代,物質生活也較豐富,他們心目中的香港是繁華盛世,所以北上只是「權宜之計」,從情感上說,還是希望扎根香港。
信報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